💰 推荐项目:王牌云课堂知识付费自动赚钱系统
💎 做一个和本站一样年赚百万的网站
注:本文9000字,但比较易读,每个想做自媒体、IP的人,都可以花10分钟看一下。
今天聊的主题是:接下来,赚钱越来越难:为什么越是30岁以后,越要学会做自媒体、打造个人IP?
大环境充满着不确定性,且这种不确定逐渐变成了一种常态。
不确定性下,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考公考编,进入体制内或者国企。越是在不确定的状态下,人越会追求稳定,想在不确定的时代中寻求一个稳定的舒适区。
这确实是一种方式,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实现,也不是每个人都喜欢这样的生活方式。
这篇分享我们要讲的就是另一种追求稳定的方法:打造个人IP。
打造个人IP是让你在职场、事业上,尽可能拥有稳定能力的一个很好的工具。
在不确定性的时代,把自己变成一个品牌、变成一个IP,是让自己穿越不确定性、穿越周期的一种非常好的方式。
最近这几年,大公司裁员跟我没有关系,大家都想去体制也跟我没有关系,我有我的品牌和流量,我有信任、追随、喜欢我的人,我有自己的用户、产品和商业模式,所以外部的各种不确定性事件,对我影响小一些,我吃的是个人IP、个人品牌这口饭。
在这个大前提下,我们开始这篇分享,15条,每一条都不要错过:
打造个人IP,就是把自己打造成理想人,经营个人影响力,经营大家对自己的喜欢和信任。
理想人,就是成为别人希望成为的样子,像李子柒、房琪、痞幼、董宇辉那样。你全面活成了别人想要活成的样子,或者部分做到了别人想要做到的样子,你就是一个理想人。
打造个人IP,就是你在某一个领域里、某一件事情上,成为大家理想中的样子。这是第一句话。
后面一句话是,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去经营个人影响力,经营大家对自己的喜欢和信任。
如果不经营影响力,我们每个人的辐射范围,大致上是身边的同事、朋友、同学和家人亲戚,如果经营了自己的影响力,我们就可以放大这个辐射范围,可能全国各地到处都有喜欢和追随你的人。
像我现在,有100多万用户分布在全国甚至是全世界各地,这就是经营个人影响力。
但是只有影响力也不行,大家关注了你还不够,你还得经营大家对你的喜欢和信任。
“信任”这个词非常重要,你后面终归是为了商业上的成功,即便你追求的是职场上的成功,本质上其实也是商业上的成功。
俞敏洪能够屹立不倒,是因为全国有那么多人信任他;很多人愿意一直买我的课程,也是因为信任我,如果不信任我,你们不会在我身上花一毛钱。
有了大家对你的信任,不管做什么你都会有钱赚,如果没有信任,那你不可能赚到别人的钱。
大部分投资人,你之所以知道他,就是因为他打造了个人IP。本质上像沈南鹏、达利欧、张磊这些人,你并不需要知道他,但是你都知道。因为他们在打造个人IP,在刻意对外输出影响力,扩大自己的辐射范围。
有了个人IP,有了更大的影响力,他们就可以吸引到更多更优秀的创业者。
过去有很多创业者依靠自己把个人IP把企业做起来,或者让企业在快倒下的时候起死回生。
比如罗永浩,在锤子快要倒闭、破产、欠了很多债的时候,靠他的个人IP,再次创业让公司起死回生。
俞敏洪也是,“双减”政策出台之后对新东方的打击非常大,但他靠着过去积累的影响力,硬生生把直播业务做了起来。
打工者更需要打造个人IP。因为你面对的不确定性更强,不说大环境变化、市场变化,单说在你们公司里,老板就随时可能开掉你。
个体户也需要打造个人IP。你开一家水果店、炸鸡店或者理发店,个人IP打造好了,你的产品能卖得更好,你能赚得更多。
自由职业者更需要打造个人IP。比如摄影师、手艺人、画家等等,打造个人IP会让你在行业里更有影响力、赚得更多,这其中既包含了让自己的产品和时间销售更多,也包含了让自己单个产品和单位时间卖得更贵。
基于以上梳理,我们就知道,在这个时代,每个人都应该打造个人IP,每个人都需要经营个人影响力,经营大家对自己的喜欢和信任。
前段时间有个学员给我发了一条微信,是关于他自己的一些成长和对我的感谢。
他是一个农村的小学英语教师,来学习我们的新媒体课程,学习打造个人IP、做自媒体。他非常感谢我做了新媒体变现圈,他说因为农村的环境相对闭塞,如果没有认识我,他现在肯定还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老师,不会获得如此大的成长。
学习了这些课程之后,他开始意识到,即便在小镇上他也应该去做自媒体,输出和建立自己的影响力,他立志要先在自己镇上做一个好老师,然后争取在县城也有自己的影响力。
他还做了自己的视频号,并且模仿当下的热门拍摄手法,让自己的学生参与其中,结果出了一条爆款视频,有1700多个点赞,三四百条转发分享,评论也特别多。
作为一名普通的农村小学英语老师,他做出的这些成绩,不仅让同事们对他刮目相看,也让周围很多人非常认可他。
所以千万不要以为只有我们这种职业做账号、做IP的人才应该打造IP个人,现在这个时代,任何人都应该打造个人IP。
不管是整理师、房产经纪人、保险经纪人、老师,还是打工人、创业者、投资人等等,任何领域都有很多人在打造自己的个人IP。
这是一个时代的红利,或者也可以说是一个时代的要求。
大部分人都应该先副业做,如果副业越做越好,以后可以转成主业。
对大部分人来说,我不建议在什么都没做好的情况下,就直接把打造个人IP、做自媒体当成主业,因为你不一定能直接通过这个干出成绩。
整体上打造个人IP其实是一种做品牌、做影响力的工具,如果这个工具是为你的主业服务,那很容易就能看到成果;但如果你要让工具变成主业,让它独立产生商业价值,难度要远远高于副业做。
假设你的主业是房产经纪人或者保险经纪人,副业打造自己的个人IP服务主业,可以帮你把主业做得更好;但如果你辞职专门去做账号、打造个人IP做产品,难度会非常大,而且不一定能成功。
很多人过去存在一个错误的逻辑,认为做自媒体、打造个人IP应该辞职做,其实不是,大部分人都应该当成副业做,让它来放大你的主业,效果更好,也更容易做成。
因为35岁以后你随时可能被裁员,而打造个人IP可以让自己拥有更多的主动权和选择权,让你不害怕裁员。
假设你现在是一个大厂员工,在今日头条、阿里巴巴或者腾讯上班,如果你在小红书或者公众号上有5万粉丝,你会害怕被辞退吗?
也许害怕,但至少跟其他同事相比,你没有他们那么害怕。
不管这项特长是什么,销售、设计、文案、运营、私域转化、读书、画画、滑雪、炒菜、钓鱼、穿搭、育儿等等,都可以。
只要在能力或者技能上有一项特长,你就是有内在商业价值的人,就可以通过打造个人IP把你的内在商业价值外化出来,帮助你10倍赚钱。
健身、瑜伽、舞蹈、骑行、爬山、摄影、自驾、旅行等等,只有你特别热爱某一件事,并且持续热爱了很多年,在这方面花费了很多时间,也比一般的爱好者有更多经验和经历可以拿出来分享,那你就有机会边玩边做。
因为你可以持续输出这方面的内容,而且你的内容质量也会很好。
第三种,做出过一般人做不出的成绩,或者有过一般人没有的经历故事。
比如半年减肥30斤、一年读书100本、小红书半年涨粉5万等等,只要你做出了一般人做不出的成绩,就很容易做成个人IP。
事业上做出的成绩也可以,比如你负责某个餐饮集团的外卖业务,做得很好,那你就可以教大家怎么做外卖,这也会很赚钱,因为这件事离商业很近。
或者你曾经帮助某个企业做私域流量转化,一年通过私域变现千万,也可以把这个案例包装一下,把自己打造成一个做私域很专业的高手。
这样你就可以辅导别人,可以接咨询、做私教,或者做相关的社群,分享对别人有价值的经验,别人看了就会关注你。
假设你是保险经纪人,那你最需要的是开拓客户。如果只做线下,可能很难有特别多客户,你就可以通过线上的影响力来放大你的事业。
你是房产销售或者汽车销售,如果只靠朋友转介绍,成单可能很少;但如果你在线上有一定的影响力,就更容易获得更多客户,也更容易成单。
或者你是做装修、做美发、做民宿、做餐饮等等线下业务,其实都有很大的机会可以通过线上放大自己,降低获客成本,增加客户数量,提高复购率和客单价等等。
你是清华北大毕业的、你是大学教授、你在哪方面获过奖、你家里有工厂、你家里承包了一座山,或者你家里有一个非常可爱的小朋友、非常可爱的奶奶等等,这些都是得天独厚的硬件条件,你天然就有,但别人没有,你去打造个人IP就会很有优势。
第六种,长得特别好看的人,也比较适合打造个人IP。
打工上班,你的付出是在给别人盖楼,你走了,楼是别人的。而打造个人IP,你是在给自己盖楼,不管你去哪里,楼都是你的。
我第一份工作把公司公众号从三四十万粉丝做到100万粉丝,我把这个楼盖起来了,但是我走了之后,这个楼是老板的,是留下的那些人的。我离职了,它就跟我没关系了,我曾经在那里挥洒过的热血和汗水都是别人的成果了。
我第二份工作打工一年多,也把公众号从三四十万粉丝做到100多万粉丝,2018年3月我离职了,那我盖起来的楼也是别人的,不是我的。不管我在那里加班过多少个日夜,它都跟我没有关系了。
当然我不是在抱怨,我感恩过去的这些经历,我们只是从这个角度理解一下这件事。
你跟别人一起创业,或者上班打工,有一天你离开了,留下的“业”是别人的,而打造个人IP这件事,你所有的付出,挥洒的所有汗水和热血,都是在为给自己盖一栋楼,这栋楼不管最后盖成什么样,别人抢不走,它永远是你自己的。
像我的视频号和公众号@粥左罗,就是我给自己盖的楼,明年、后年、大后年,任何时候这栋楼都是我自己的。
所以,你要好好想想,你是只给别人盖楼,还是顺便也给自己盖楼?
当然,我们这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给别人盖楼,我也给别人盖了好几年楼,但你在给别人盖楼的同时,也要想想能不能给自己也盖一盖。
打工上班,你是在消耗自己的时间、精力、体力,是在付出。这种付出投出去就没了,因为时间、精力、体力花出去就没了。
我经常跟学员说,刚开始做肯定是小IP,这时候不要着急,你要用攒粉丝的心态慢慢做,所有事都不怕慢,只怕不前进,只要你一直在前进,一年、两年、三年,你的个人IP就会做得越来越好,要相信这是一件可以积累的事情。
你今年有1000个铁杆粉丝,明年可能有3000个,后年有5000个,之后就有机会借助这个基数爆发,做到几万粉丝甚至更多。
而且你本身也有自己的主业,那就可以接受在这件事上细水长流地做。
现在粉丝少没关系,你可以继续积累,明年、后年一定会越来越多,只要你不犯浑、不做坏事,一直保持好自己的口碑,就一定会越做越好。
如果你现在25岁,那你不会害怕30岁的到来;如果你现在30岁,也不会害怕35岁职场危机。
因为按照这样的生活方式往下走,你是在积累让你越来越好的东西。
我们要把经营个人IP、品牌、影响力,当成是一种思维模式,当成是一种生活方式,当成一种人生的经营方式、一种人生的活法。
不打造个人IP,你做完一个项目,就只能得到那个项目带给你的回报。你把一项工作做好了,只能得到老板给你发的薪水。
打造个人IP,任何事情做好了都有双重回报,一重是那件事情做成本身带来的回报,另一重更划算,是你每做成一件事,都会赋能和升级自己的个人IP。
假设你是房产经纪人,如果你没有打造个人IP,那你卖一套房子,就只能得到卖那套房子的提成或者业绩。
如果你一直在经营自己的个人IP,做账号、打造自己的私域流量,那你卖出的每一套房子,都可以成为你的宣传案例,都会强化受众人群对你个人品牌的认知,你不仅得到了成交本身的回报,还升级和赋能了自己的个人IP。
再比如,你是得到的产品经理,跟同事一起做了得到APP。
假设你的同事打造了自己的个人IP,那做出得到APP这个成功的产品后,他的个人IP就会被这个案例赋能,进而得到升级,获得更大的影响力,整个行业的人都会知道是他做的得到APP。
如果你没有打造个人IP,那明明做出了这么好的APP,却没有人知道是你做的,这就是一件很亏的事情。
同样,假设你是咨询顾问,如果打造了个人IP,那你每做出一个案例,都会让别人把你放到更高的位置上,让更多的人知道你。
很多人知道小马宋可能是因为他是得到的战略营销顾问,他做了古茗奶茶的案子,做了熊猫不走的案子,做了隅田川的案子,因为打造了个人IP,所以他做的每一个案例都会加持他,我们就都知道了小马宋是一个很厉害的营销顾问。
如果他没有打造个人IP,那他做了很多这样的事情我们都不知道,他就没办法因此升级影响力、获得更多客户。
不打造个人IP的人会很吃亏,做的所有事情都只有一个回报,而打造个人IP的人,做任何事情都有双重回报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我们的体力和精力会越来越差,能够用于工作的时间越来越少,中年人就是这种现状,有一个说法是,大部分职场人35岁以后都会成为职场上的“奢侈品”。
你不要一听这个词觉得很开心,好像你变成“奢侈品”了,你很值钱,老板用不起你了。
为什么35岁会被裁?因为你35岁之后变成“奢侈品”了,又贵又不顶用。
你的体力、精力比不上22岁刚大学毕业的人,经验、能力你又不比人家强太多,还想拿高薪,想当管理层,只动嘴皮子不干活,你自然就变成了“奢侈品”。
我最近对此深有体会。我已经30多岁,成家、有小孩了,上有老下有小,要牵挂、要照顾的人太多了,分心的事也就变多了。
一个22岁的小伙子,从早上醒来到晚上下班,他可能满脑子想的都是怎么把工作做好,怎么做得更好。
我今年32岁,明显感觉到分散我精力的事情太多。我远远没有办法跟25岁时的我相比,25岁的我非常生猛,一天可以工作16个小时,但我现在一天的有效工作时间能达到6个小时就不错了。
每个人都要正视这件事,到了35岁以后,你的精力、体力、心力会被很多事情消耗,这种情况下,你在职场里必然就开始贬值,变成一个“奢侈品”,等你开始贬值了,老板就会觉得用你不划算了,这就是每个人都会有的结局。
在这种情况下,我们更应该要打造个人IP,积累自己的影响力。
35岁以后,体力、精力、时间都不是你的竞争力了,但你可以通过打造个人IP,建立影响力,进而形成自己的竞争力。
这些个人影响力,在商业世界里很值钱,它是可以变现的。
如果你上班,把你的时间卖给老板,他一个月给你1万块钱,那就相当于是花1万块钱购买了你一个月的使用权,让你当“社畜”。
本质上每个人在职场上都是一个产品,而且这个产品只有一个,你不可能把自己复制多份卖给不同的老板。
既然是产品,那就符合经济学规律——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,我们这个产品的价格跟能提供的价值相关。
也就是我值8000块钱的时候,怎么找到月薪1.2万的工作;我值1.5万的时候,怎么找到月薪2万以上的工作,或者同样是找月薪2万的工作,我怎么找到更好的公司,跟随更好的老板。
作为一个产品,我们有且只有一个,没有办法复制10个、100个,但作为一个产品,我们的稀缺程度是可以改变的。
市场上有10个老板需要我,和100个老板需要我,我的稀缺程度是不一样的,后者的稀缺程度是前者的10倍。
越稀缺就越值钱,越有竞争力,被越多人需要,我就能得到越多机会,选择权就更在于我,而不在于老板。
就是你有没有对外建立影响力,你有没有打造个人品牌,有没有成为一个IP。
假设我现在发一条朋友圈,说我不想创业了,想找一份新媒体主编或者社群操盘手的工作,那我马上就会收到很多私信,会有很多人需要我。
当有很多人需要我的时候,我就更稀缺。更稀缺的时候,我就有溢价,有更多选择权,有更多机会可以挑。
我们要努力做到去要挑别人,而不是让别人挑你,当你能挑别人时,就意味着你可以得到更好的机会,如果你每一次都有更好的机会,那3年、5年之后,你会远远甩开身边的人。
还是那句话,这篇分享,不是让你全职去做自媒体、做个人IP,而是让你在有自己主业的情况下副业去做个人IP。
这个IP相当于给自己的事业买了一份保险,给自己留了一条后路。
假设你今天有一个5万粉丝的公众号,那你就不怕被裁员,因为你有保险,有后路。没有保险的人就会陷入危险境地,因为他的生杀大权都掌握在老板手里。
我们是一个产品,有且只有一个,不可能同时卖给不同的老板,但我们依然有机会批量销售自己,就是把自己的能力跟肉体、时间剥离开来单独售卖。
假设你现在是一家公司里很厉害的销售冠军,其实你是把自己的销售能力、时间和肉体同时卖给了你的老板,这就导致你只能卖给一个老板,只能得到一份回报。
肉体只有一个,时间只有一份,每天上班的8个小时,你要么在这里上班,要么在那里上班,不可能既在这里又在那里。
我们能够批量销售的是自己的能力,能力是能够单独剥离出来的,剥离自己的肉体和时间。
你把能力打造成一个产品,打造成一门课程、打造成一本书、打造成一篇文章、打造成一套方法论,分享给更多人,就是把你的能力沉淀出来单独销售,它脱离了肉体和时间,就可以卖给所有人。
打造个人IP,可以批量销售自己,一旦你可以把能力剥离出来单独出售,你自然就可以靠个人IP产生复利效果赚更多钱。
之前我们讲过,做个人IP必须学写作。因为内容是一个桥梁、是一个连接器,个人IP成立的前提,就是持续输出内容。
没有人能不输出内容,就把个人IP打造起来;每一个成功的个人IP,都是因为他持续输出了内容,让更多人通过内容的桥梁认识了这个IP。
我成功打造自己的个人IP,就是因为我在公众号发文章,在视频号发短视频,我写书、写课,通过这些方式一点点扩大了影响力,建立起了个人品牌。
当然做个人IP不一定必须写文章,虽然写文章是非常好的一种方式,但写文章只是其中一种方式。
你也可以做直播、短视频、长视频、演讲,或者去别人的社群做分享、出书等等,但无论什么形式,你都需要具备写作能力,只有这样你才能写出短视频文案、长视频脚本、演讲稿或者经验分享稿等等。
影响力根据地就是,别人想找你的时候,得有一个地方能找到你;别人想看你的内容,可以去那里看;别人想链接你,可以去那里找你,要有一个确定的地方。
比如,你们想看我的文章,可以去找@粥左罗 公众号,你们想看我的视频或者直播,可以去@粥左罗 视频号。
影响力根据地是把喜欢你的人都集合在一个地方,让他们可以更好地链接你。
如果没有影响力根据地,用户想找你的时候找不到你,你也不知道把用户沉淀到哪里,以后你想推广产品时也找不到你的用户。
很多人平时会用一些写作软件写文章,或者用文档、备忘录写完发在朋友圈,那别人最多只能看一看,但是没办法关注,他想看你其他内容都不知道怎么找,因为你没有影响力根据地。
所以要做一个账号,先不需要在乎有多少人关注,重要的是别人有地方可以找到你、关注你。
假设过去一两年你写了10篇特别好的文章,把它们存放在你的影响力根据地里,别人就很容易一口气找到,千万不要让别人想关注你却找不到地方。
建立个人IP影响力根据地不分平台,公众号、视频号、小红书、抖音、知乎都可以,如果你会管理微信好友,也可以用微信号通过朋友圈来做这件事。
我们做个人IP,作为一个产品,当然要有定位,每个产品都要有一个定位去满足目标用户的目标需求。
个人IP的定位就是人设定位,即你在哪个领域里,把自己打造成什么样的形象、什么样的角色。
我的定位有两个方向,一个是个人成长,一个是新媒体。
我做了很多个人成长相关的课程,比如《成为时间管理高手》、《个人爆发式成长的25种思维》、《通往高手之路》和《普通人的系统逆袭课》。
我也做了很多新媒体方向的课程,比如《个人IP底层实操大课》、《粥左罗·实战写作课》。
我的人设有很多标签,比如逆袭、学习、思考,了解我的人都能感受到我是一个非常爱学习、爱思考的人。
很多人可能听「人设」这个词听多了,觉得这好像是一种骗人的把戏,其实这是一种错误认知。事实上人设指的就是人物设定,在动漫里、影视剧里人设就是一个角色,它是一个中性词,既不是褒义也不是贬义。
我的角色就是一个逆袭的人,希望鼓励更多人逆袭、改变自己的命运;我还是一个爱学习、爱思考的人,也希望鼓励更多的人每天保持学习、保持思考。
有的人是一个爱老婆的男人的人设,有很多女生喜欢关注这样的账号,希望自己也能找一个这样的 老公;也有的人是一个享受诗和远方的人设,有很多上班族都特别喜欢关注这样的账号,因为他自己出不去,就要给自己找一个心理替代。
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设定很重要,这是在打造个人IP的路上,必须要解决的问题。我的用户关注我,不是需要我,他们只是在这个领域里需要我。就好像你在旅行领域里,可能喜欢房琪;在田园生活领域里,可能喜欢李子柒。
樊登的定位是教你读书,那是他要解决的用户诉求;脱不花教你沟通,那也是她的定位和她要给你解决的问题;我是教你个人成长和做新媒体的,这是我的人设定位。
我们只是用户的一个产品,我们要为用户解决什么问题、为用户提供什么价值,要打造什么定位,是每个人都要认真思考的核心问题。
做个人IP必须学会包装自己,本质上就是思考应该怎么宣传,有什么宣传手段。
比如出书就是一种包装手段。千百年来书在人们心中一直很有地位,只要你出过书,你是作家,大家就会高看你一眼,会觉得你很权威、很厉害,觉得你是专家,这就叫包装。
学会借势其实也是一种包装。比如我做新媒体变现圈,请十几个牛人大咖加入,这其实就是在借势,也是包装自己的一种方式。
很多人现在做产品发售,要做连续12个小时的直播,请12个大咖去连麦、每个人连麦30分钟,这其实也是一种做营销和做品牌的方法,也是一种包装。等等。
做新媒体,做个人IP,我已经持续搞了8年,有太多太多想要分享的,可以多多关注,我会持续分享。
本文来源:知识星球精选
部分文章来自网络转载及用户投稿,内容仅供参考,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,我们不对因网站内容可能给您带来的损失承担任何法律责任!